“中國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边@是中國基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自此,所有與減碳相關的工作都開始提速。《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提出了“十四五”時期以及2030年前、2060年前兩個重要時間節點的目標:
到2025年,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初步形成,重點行業能源利用率大幅提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奠定堅實基礎。
到2030年,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重點耗能行業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峰值并實現穩中有降。
到2060年,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和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全面建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80%以上,碳中和目標順利實現。
我國要實現這一戰略目標任務異常艱巨:從絕對規模上來看,我國碳排放長期占據全球總排放量的近三成;從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看,中國是全球平均的1.8倍;從增速看,2015年到2019年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年均增長1.2%,快于同期全球平均的0.8%,而英國、日本、德國、美國和巴西二氧化碳排放已經負增長。最重要的是,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間隔看,中國只有30年,和大多數發達國家相比要短得多。
近日建筑碳排放計算也被作為建筑設計的強制要求,裝配式建筑也受到各省市住建部門的推行。集裝箱建筑作為裝配式建筑中極具代表性的低碳建筑,其主體結構可使用廢舊集裝箱為原材料,實現了集裝箱的二次利用,而且是在工廠內預制化生產,無需像磚混建筑一樣硬化土地,所以集裝箱建筑可稱得上最綠色環保的房子。
集裝箱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源于人們對廢舊集裝箱的改造。設計師們對集裝箱進行改裝,開門開窗并進行內部裝飾裝修,再配上床、沙發等家具和電器設備,將其改造成集裝箱房子。這種可以工廠預制加工,現場吊裝即用的可移動式房屋廣泛用于各個領域。它可以用作建筑工地、礦山、油田等戶外的臨時辦公室、會議室、員工宿舍、食堂、配電;也可以進行個性化裝飾與設計,用作商業零售店鋪、汽車營地、永久性居住房屋。
隨著單體集裝箱式房屋的發展與應用,一些建筑師受其啟發,將集裝箱作為一個單元模塊,多個集裝箱拼接與組合應用,用其來建造酒店、學生宿舍、醫院、公寓、商業寫字樓等建筑。根據建筑物的功能和要求,以單體集裝箱為單元模塊,以各種空間的擺放姿勢結合在一起,形成各種風格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