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10月1日至7日,全國國內旅游出游5.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890.61億元,游客滿意度達85.5,其中露營正躍升為休閑度假經濟的新風口。
數據顯示,小紅書去年的露營相關筆記發布量同比增長了271%,露營相關筆記的瀏覽量則同比增長170%,業內普遍將2020稱為中國的“露營元年”。攜程發布的《2021年中秋假期旅游數據報告》也顯示,中秋小長假期間,露營產品訂單量相較今年端午假期增長近50%,GMV增長逾60%。目前關于國慶露營的數據還未完全出來,但是可以預見,這一連串數值將在國慶攀上更高的臺階。
露營發展恰逢其時
近幾年,國家和地方相繼出臺針對露營地發展的各項支持鼓勵政策,露營產業迎來了黃金發展期。而隨著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和國民休閑度假理念日益升級,無論外在條件還是內在動因,露營旅游已經有了提檔升級的現實可能性和消費需求,精致露營的發展恰逢其時。同時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1-2025年中國戶外露營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我國的戶外露營行業市場規模有望持續增長,或將于2026年達到150億元。一種看似小眾的活動,何以成為充滿機遇的藍海?
后疫情時代,周邊和短途自駕游等新出行方式的興起是個導火索。尤其對于風險意識較強,假期又不愿宅在家中的城里人,露營無疑發揮了絕佳的替代功用。
如今說到露營,已經不是停留在原始裝備和艱苦的體驗了,當前最流行的是精致露營(Glamping)。這個于2005年最早出現在英國,并在2016年列入《牛津英語詞典》的舶來詞,由“迷人的”(Glamorous)和“露營”(Camping)兩個詞匯集合而成,又稱輕奢露營、野奢露營、高端露營等。
相比傳統的“硬核”露營,它更像是一種講求情趣的戶外美學,擁有更好的舒適性、娛樂感和審美樂趣,它通過將餐飲、住宿置于自然的環境和風格化的場景中,并且加入與自然交互的活動和內容,將餐飲、住宿本身轉變成一種沉浸式玩樂體驗。并且,相對于傳統的餐飲和住宿,精致露營的環境更加親近自然,活動更具有動感,其所創設的場景,以及在場景中浸潤的情感、格調,所投射的人格和品味給人帶來的儀式感、存在感、認同感,更容易受到人們的青睞。
而餐宿本身,也通過新奇而專業的裝備和形式,提供了十分新鮮且有趣的體驗,從而使整個露營過程都具有比傳統餐宿更好的沉浸感和體驗感,能在其中享受到獨特的審美樂趣和身心的愉悅。
露營發展困難與機遇并存
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國內共有2.1萬家露營地相關企業,2020年新注冊企業7933家,同比增長331.6%,今年前5月新注冊6957家,同比增長286.5%。
這些露營地多集中在消費高滲透率的一線、新一線和二線城市。在大眾點評查找北京周邊露營基地,彈出的結果共有1089個,可接待大半個京津冀的客流。在長三角,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露營地也正加速布局。
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營地發展還在不斷地成熟和完善中。未經改造的荒山野嶺,斷不能與“露營”掛鉤。唯有通過距離適中、景色優美、安全系數高、配套設施齊全等多個維度的考核,才能被認證為合格的露營地。在許多歐美國家,每逢假期和親友去郊外宿營,是一種接近常態的生活方式。基于此,露營地的建設也已經極為完善、成熟。
相比之下,我國的露營熱起步較晚,許多所謂的營地僅能補給房車,而真正適用的場所基數偏少,相關產品和服務也嚴重不足,要想參考西方,規劃充裕的公共免費營地,打造露天電影、音樂會、叢林尋寶等一系列別致的活動體驗,耐心是少不了的。與探險露營、驢友野營相比,精致露營往往與親子游、家庭社交游、情侶游等相關業態重疊,就需要更安全、更溫馨、更豐富的配套產品和服務。露營地在規劃建設、功能布局、星級標準、運營管理、服務配套等方面,做的越精細化、人性化,就越容易受到游客的喜愛,也就有更加廣闊的市場需求。
眾多瞄準潛在商機的探路者中,既有融創、世茂、萬科等頭部房地產商和一些民宿機構的老板,也有大熱荒野這樣的露營新品牌。它們的秘訣多是開辟諸如露營+燒烤的復合業態,或跟營地附近的酒店合作,推出標準化的露營項目,并在小紅書等渠道積極宣傳。
盡管盈利難點仍存在,但通過內外部資源的整合,依托先進流量平臺,露營地建設可以擺脫孤立、分散的狀態,打開未知的想象空間。雖然就目前而言,精致露營在國內是一個比較小眾化的選擇,但是,這種既舒適、精致又充滿野趣的露營方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國內旅游者所追捧。隨著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和國民休閑度假的品質升級,從長遠來看,精致露營符合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順應了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大勢,發展前景值得期待。